中新網福建新聞1月24日電 福建省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1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2.3萬億元,2022年將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工程,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2.6萬億元以上。加快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是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在2022年的福建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中侖科技集團董事長楊清金代表經濟界別在大會上作《數字經濟賦能 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發言,并得到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趙龍,副省長康濤的批示。
楊清金建議,加強政策引領,針對制造業不同細分行業的痛點與需求,研究確定符合我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規劃及試點示范方案,在全省系統有序地開展智能制造示范城市試點建設和重點行業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建設。楊清金結合自身企業發展經驗和調研分析進一步建議,圍繞推廣普及“智能制造單元—智能車間—智能制造系統—智能工廠”,分期分批逐步實現車間級、工廠級的智能化改造,并以產業園區為載體,探索構建企業間協同高效的智能制造體系和產業生態系統。
“加快制造業的智能化升級,離不開做大做強平臺經濟。”作為扎根新材料行業30余年、堅守實業報國的民營企業家,楊清金深知新一輪科技革命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他建議,要激活數據潛能,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具體包括加快推進大數據應用試點示范,引導制造業各細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放數據,共建安全可信的工業數據空間,建立大數據采集共享渠道,拓展大數據應用場景,加快探索“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模式,完善綜合型、特色型、專業型等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制造業垂直行業的落地推廣,孵化一批與行業深度契合、可復制可推廣的場景化解決方案。
楊清金認為,依托數字技術發展服務型制造同樣至關重要。他建議,持續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制造企業的產品設計、生產制造與銷售服務各個環節;鼓勵制造企業建設智能化物流裝備和倉儲設施,建設高效協同、安全綠色的智慧供應鏈網絡;鼓勵制造業細分龍頭企業向上下游延伸服務鏈條,建設面向全球的資源、市場、人才配置和生產服務體系,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際化總集成總承包服務商。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楊清金對新發展階段新福建建設充滿了信心。“我將堅持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鏈建設,努力在我省打造一個世界最強的上下游一體化高性能膜材產業集群,打響福建新材料產業的世界級名片,為我省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貢獻力量!“楊清金說。(完)
(文章來源:中新網)